风险初现:一笔“不合时宜”的取款
8月18日傍晚,金坛村行东门大街分理处的玻璃门映着渐沉的暮色,临近下班时,一位头发雪白的老爷爷颤巍巍走进大厅,手中紧攥着一张未到期存单,执意要提前支取。
柜员接过存单仔细查看:1.5万元存款,距离到期仅剩两个月。柜员提醒道“大爷,这时候取出来,利息会从定期变成活期,大概要少300块呢。”老人听完眉头紧锁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存单边缘,神情犹豫,喃喃道“那我再想想”,转身慢慢走出了银行。
疑点骤增:两名“神秘女子”的异常介入
就在此时,大堂经理敏锐捕捉到关键细节:隔壁炸鸡店突然走出两名年轻女子,快步迎向老人。三人站在树荫下低声交谈,女子们时而指着手机屏幕急切比划,时而拍着老人的胳膊“游说”。短短几分钟后,老人态度骤变,脚步匆匆返回大厅,先前的犹豫荡然无存,语气坚决:“我必须取!现在就取!”
柜员立刻警觉,温和追问:“大爷,您急着用钱是有什么事吗?”老人却眼神躲闪,只重复“你别管,赶紧给我取”。“刚认识的‘朋友’、不肯说明的用途、突然转变的态度”,再结合大堂经理反馈的“神秘女子”线索,一连串疑点让柜员心头一紧,反诈预警瞬间触发。
果断处置:筑牢资金安全防线
柜员再次核实:“大爷,刚刚那两位姑娘是您熟人吗?这钱要用到哪里去呀?”老人支吾道:“就是刚认识的,借钱给她们买保健品……”结合种种疑点,柜员一边稳住老人情绪,一边以“系统需要核实信息”为由巧妙拖延时间,同步上报主管并悄悄报警。五分钟后,民警迅速赶到现场,可惜两名“神秘女子”已踪迹全无。
真相大白:守护百姓“钱袋子”
民警拿出反诈宣传册,结合类似案例耐心劝说:“大爷,这些人很可能是骗子啊!”在银行员工与民警的合力引导下,老人终于幡然醒悟:“她们说那保健品能治百病,还说现在买有优惠……”他后怕地拍着胸口,将存单小心折好放回口袋,连连道谢:“多亏了你们拦着,不然我的养老钱就打水漂了!”
服务亮点:以“警觉”彰显责任担当
金坛村行用实际行动诠释:金融服务的温度,不仅在于精准高效的业务办理,更在于对风险的敏锐洞察、对客户的责任担当。从柜员捕捉异常的“三分钟警觉”,到团队默契配合的“果断处置”,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基层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“前哨”作用,用专业筑牢安全防线,用耐心守护百姓信任,这正是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理念最生动的实践。